自我药疗理念催化跨国药企在华的OTC作为
http://hn.qm120.com2008-05-28 15:01:32 来源:全民健康网
随着老百姓越来越接受自我药疗这一概念,otc药品已经成为治疗很多疾病的首选药物,各大制药厂商也加速了瓜分中国otc市场的步伐。在此情况之下,像诺华这样的国际制药巨头有选择地发力otc市场,自然会在业界引起特别的关注,并将影响到整个中国otc市场格局。
近日,太极集团要与全球最大制药企业之一的瑞士诺华组建中国最大的otc(非处方药)合资公司的消息被重庆媒体热炒,并蔓延到整个媒体圈。然而当事双方对于这次事件的态度却迥异:一方面是太极集团高调公开地对外发布信息,另一方面则是诺华的低调行事。
不可否认,此次媒体热炒这一消息,我们虽然不能排除当地媒体可能受到一些特殊的指令去炒作,但究其如此被关注的原因,却是业界对2005年中国otc市场格局变化的期待。
我国从2000年起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计划到2005年底基本完成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分类管理。虽然现在的otc目录涵盖的产品相对较少,但随着药品分类体制改革的逐步进行,otc药物名单陆续地被公布,一大批医药企业都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otc远景市场。
事实上,随着普通老百姓越来越接受自我药疗这一概念,otc药品已经成为了治疗很多疾病的首选,各大制药厂商也加速了瓜分中国otc市场的步伐。在此情况之下,像诺华这样的国际制药巨头有选择地发力otc市场,自然会在业界引起特别的关注。
2005年初,北京诺华制药公司总裁刘贞贤在多种公开场合表示,诺华将在中国大力拓展otc市场。诺华中国区首席代表李振福也在接受不同媒体采访时,透露了诺华将加速进军中国otc市场的决心。他曾经告诉笔者,若不采取并购国内企业的方式,其山德士进军中国可能要推迟到2008年之后,因为在中国药品注册的时间比较长。
看好中国otc市场的也绝非诺华一家企业。笔者了解到,像gsk、拜耳、辉瑞等一些跨国药企都对中国的otc市场有着很浓厚的兴趣。gsk已将在华otc业务全部交由中美史克负责,中美史克今年计划再引入6~7个otc产品推向中国。而拜耳则斥资23.8亿欧元收购了罗氏大众药品部,其在华的整合也已经在年初进行完毕。
为了使引进的产品不被抢仿,诺华这类外来的“和尚”在中国大都选择引进处方药原研产品。他们心里都明白,otc产品的推广需要有很强大的终端网络支持,在中国做otc市场,终端网络就是致胜法宝。在当前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亲手建立自己的终端销售网络的情况下,收购、兼并那些otc市场做得相对较好的企业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跨国药企的首选策略,而像太极集团这样在西南地区拥有比较完备终端网络的企业被诺华这样的“外来户”看中并不为奇。太极集团目前拥有中国最大的otc销售队伍,销售人员达2000多名,旗下还有14家制药厂和几百家药品零售终端,并掌控着太极集团、西南药业和桐君阁3家医药上市公司。
当然,诺华不可能仅仅满足于局部的市场,他们看中的是中国整体的otc市场。笔者从一位消息灵通人士处得到确切的信息,诺华已经连续与中国的很多本土企业进行了接洽,其中不乏大规模的otc制药厂商。实际上,笔者早在去年东盛间接入主云药集团之时,曾经听闻诺华接洽东盛的传闻,而且在去年年底传出诺华接洽了另几家大型制药企业。我们暂且不去考证这种传闻的真实性,但至少说明像诺华这样的跨国制药巨头暗中发力,必将影响到整个中国otc市场格局,而不管中国的企业在本土有多优秀,在强大的跨国企业面前,都有重新洗牌的可能。
目前,诺华已经开始全面整合天津赫素制药公司,相信他们会以此为支点,进行其otc市场的布局。可以预见,在2005年下半年,中国的otc市场格局会有一个突破性的变化,或收购兼并、或战略重组。